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sinus lift 的輔助工具



除了口腔外科的牙醫師外,我想,sinus lift一直都是牙醫師想要接近但又遲遲不敢輕易嘗試的夢靨,一遇到這種病人,不是轉診到大醫院就是轉介給起他同業夥伴,並期望此位病人在植牙與贗復方面可以再經由病人對醫師您的信任不減因而回到您的診所。

假若您可以經由一些小器械的輔助之下,讓您可以輕鬆的操作sinus lift,這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嗎?經由這些器械的反覆操作,相信您一定會對Schneiderian membrane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日後,您就不再需要此balloon的幫忙之下,避開membrane perforation獨自完成sinus lift。讓您更可以完全掌握病患本身的所有醫療資訊,不會再有溝不良或轉介case不符合您需求的窘境,提昇您本身及診所的自信度及公信力。

以下文章會一一的介紹此一簡單的balloon操作技巧。希望可以跟同好者做一些資訊上的交換意見,謝謝啦。

合成骨與動物骨

所幸,經由科學家的努力之下,我們還有合成骨及動物骨可以使用。
動物骨,例如Bio Oss是由澳洲牛骨所製成的,這些牛的使命不是為了牛奶或是本身的牛肉,他們經由科學家細心及專業的照顧之下,為的就是可以將這些澳洲牛骨取出,再經過專業的製程方式,將這些沒有狂牛症(BSE註)危害的澳洲牛骨製作成最符合人類的填補骨材,不論是在生物相容性方面或是結構方面都與人骨的特徵相近,這也造就出一個在國外可以暢銷將近30年的產品,先進國家例如:德國的Bio Oss使用率是85%以上,Bio Oss研發國瑞士的使用率是99%。我們要與世界接軌,引進好得產品是必備的動作,我們期待Bio Oss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引進台灣,讓骨缺損病人有一個更好得選擇。以下是人骨與其他材料骨頭的電子顯微鏡圖片,我們可以看到Bio Oss的結構是與人骨相當的,也因為如此才能造就最佳的生物相容性。

人骨的結構 Bio Oss 的結構

冷凍乾燥人骨的結構

Osteograf/N另一種牛骨的結構 HA合成骨的結構

由以上五個圖可以得知,Bio Oss的結構與人骨的型態結構相當,也因為如此,可以有較好的骨結合力。專業製程絕對是好產品的關鍵,由第四個圖可以看出來Osteograft/N雖然也是使用牛骨,但是其結構就是與人骨有著相當大的差別,這也會相對的影響日後骨癒合的程度。

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人骨比牛骨好,只因牛骨不安全????

一般來說骨粉可以歸類於:1.Autogenous Bone(自體骨移植) 2.Xenografts(異種骨移植) 3.Allografts(同種骨移植)4.Allografts(合成骨移植)這四大類。

在此四大類由各國的大師一致認為自體骨移植是手術中最佳的選擇,也就是所謂的Golden Law(黃金定律)。自體骨移植的優點就是自我癒合的能力較好,其原因就是自體細胞對自體細胞的體認較佳,但是其缺點還真是不少,例如:術後傷口的感染率較高,還有就是病患本身若是要治療口腔部份的疾病,但是牙醫師因為嚴重的齒槽骨流失而改取髖骨或是脛骨的骨頭,如此一來,病患抱怨的也許是屁股痛或是小腿的傷口痛。此一方法是方便了牙醫師的操作,但卻苦了病人。若是醫師可以退一步多多替病患想一想,也許還會有其他的治療方式更適合您的病人。

基於上述理由,科學家與醫師們共同想要替病患找到更好得解決方式,不要一直停留在遠古時代的治療方式---取病患自體骨,這是萬非得以的方式---因此,市面上治療骨缺損的骨粉就越來越多產品。

同種骨移植,同種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同樣是人的骨頭,也就是往生者的骨頭或是捐贈骨,但是話說回來,捐贈骨??誰會把健康的骨頭捐出來呢?誰又會有比別人多出任何一塊骨呢?所以說,捐贈骨就是一些被截肢及受損的骨頭。東方人對於往生者是存著敬而遠之的態度,身為病患的你不可不知醫師施於您身上到底是什麼骨,死人骨頭,我們對此往生者生前的一切無從得知,你願意讓它跟你一輩子嗎?(病患是消費者,也應有知的權利,試問:您若去了一家禮品店,所有的禮品只有老闆有決定的權利,你會高興嗎?更何況是填補於自己身上的東西,這骨粉是會跟隨您一輩子的,所以請好好跟牙醫師溝通)

下一篇將為您解說合成骨及動物骨.....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骨質基本介紹與骨質重建機轉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左圖是人體骨骼的構造圖,其中Lacunae為骨腔其內包含了osteocyte(骨細胞),Lamellae(板狀骨),Canaliculi(骨小管),皆包含於Osteon(骨元)中。其骨骼周圍有periosteum(骨外膜)包覆,血管行經的管道為Haversian canal(哈氏管)以提供骨骼所需的養分。spongy bone為疏鬆的海綿骨質也稱作cancellous bone、compact bone為堅硬的緻密骨也稱作cortical bone皮質骨。

骨質中有30%左右的organic matrix,98%的organic matrix由Type I膠原蛋白及非膠原蛋白所組成,其餘的2%則包含了各種骨骼細胞(骨母細胞osteoblast, 嗜骨細胞osteoclast, 骨細胞osteocytes)。骨質中其餘的部份為Inorganic matrix其主成分為: hydroxyapatite(HA,氫氧化磷灰石)

上面是簡單說明一下骨頭的基本構造,以下將介紹骨質重建的機轉。

骨移植後,新骨形成機制有三個觀點:

1.骨誘導學說(osteoinduction):BMP(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骨形成蛋白),具有誘導宿主內未分化的間質細胞,分化成骨細胞,並形成新骨。現今較熱門的研究為,以rhBMP II (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來誘導產生新骨。

2.骨傳導學說(osteoconduction):簡單來說就是引導宿主骨細胞生長成新骨。

3.骨生成觀點:移植骨中存活之成骨細胞與BMP的誘導功能相結合,共同完成新骨。

根據早期學者Murray研究若是要達到成功的骨質重建,在細胞與組織中,至少須具備下列三項要素:1:必須要有血塊(Blood Clot)2.必須有造骨細胞(ostelblast)3.必須與活體組織接觸

但是若要造就成功的骨重建則需更多相關條件配合,才能真正促進新骨成長。其包含了1損缺區內必需有足夠可促進骨質再生的osteogenic cell來源 ,2在骨質重建再生膜與骨損缺區在之間必需維持適當的空間以利造骨細胞生長,由於骨質重建過程中血塊角色很重要,因此缺損外若有bone graft或spacemaker保護膜支撐傷口區血塊,免於受到非造骨性組織的侵犯,例如,fibroblast纖維母細胞侵犯其缺損區域。另外,維時血塊應有的尺寸與大小,不會因為外在壓力導致血塊位置移位與變形,便可以造就骨重建細胞osteoblast的活性與生長3. 損缺區必需有充分的血液供應與足夠的血管再生能力,缺損區血管由損缺區周圍骨質的骨內膜(endosteum) 內的haversian及volkmann’s 小管與骨髓組織分化後生長進入缺損區完成而來4.在損缺區周圍及上方的軟組織必需完全阻隔在再生膜所涵篕的區域外以免產生阻礙性細胞交互作用(inhibit interaction) 5.手術翻辦區需作足夠的減壓切減(releasing incision)與完整的縫合(Tension-free primary closure) ,有時若縫合區域裂開時,若有使用再生膜如Bio Gide,並不需要重複開刀縫合,只需要以不含酒精的漱口水漱口以防止傷口發炎即可,這也是Bio Gide的特殊功效,因為Bio Gide本身具有加速傷口癒合的功效。

台灣醫師每天遊走在法律邊緣....

靜謐的凌晨兩點半,你在做什麼? 是準備挑燈夜戰,熬夜工作,還是已經睡眼惺忪投入周公的懷抱。 而我,正為著今天與朋友聊天的事感到憂心。 牙醫是一個人人稱羨的工作,但是,由於台灣的官場環境,讓許許多多的牙科醫師每天遊走在法律的邊緣。身為一個稱職的醫師,必須為了病人的需求而有所犧牲,就如同網路上鼎鼎大名的Ajou醫師一樣,為了病人及植體術後結果著想,他必須使用在世界上擁有最多期刊引證的GEISTLISH PHARMA AG所生產的Bio Oss與Bio Gide來為病人醫治,以求獲得最好的結果及避免被病人提出告訴;還需要不斷的增進自己的技能讓病人可以獲得最佳的醫療技術。對於Ajou,最難人可貴的是他可以將自己的學識公佈在網路上,讓我們這些後輩學習,以Balloon來做sinus lift在寶島台灣Ajou醫師應該是第一人吧。但是,雖然擁有極佳的技術,為了手術的成功率,醫師還是必須使用台灣至今還沒核准的Bio Oss,我覺得很替台灣醫師及民眾們憂心,於是乎想藉由本身的學術涵養來建立一個骨粉部落格,讓大家可以更公開的來討論這與自身密切關係的議題。

Ajou醫師是一位好醫師,他跟我的牙醫朋友一樣,會使用違法的Bio Oss來治療病人,出發點都是為了病人著想---給病人用最好的技術與材料。其實,所謂的違法只是因為台灣衛生署『嚴謹』的審查步驟,以致於落後全世界各地將近25年可以使用到Bio Oss。由於使用方面到目前為止是違法的,但是在讓社會大眾及醫師們了解各家骨粉的優缺點並不違法。所以,david將在此竭盡所能的介紹有關於骨粉、骨膜等生醫材料與GBR(Guide Bone Regeneration)、GTR(Guide Tissue Regeneration)及牙周手術的專業知識。但願台灣醫師們可以快樂的行醫,不需再每天遊走在法律邊緣。 以下先對遠近馳名的Bio Oss做一下初步的介紹。

GEISTLISH PHARMA AG集團於1851年於瑞士成立,其技術的傳承以有150餘年,Bio Oss為其Biomaterial department於1985年所研發而成,經過長時間的驗證及歐盟CE與美國FDA認證許可販售,其使用的頻率約每30秒就有一位牙醫師在使用,希望台灣的衛生署官員可以早日讓我們這些醫師多一種選擇,若有合法的東西,有誰還願意冒險買違法的東西呢?

衛生署呼籲醫療機構勿違法使用尚未核准之「人工植牙」所施用之填塞牛骨粉,並請衛生單位加強查核

•上稿時間:2007/10/05 16:49:05 更新日期:2007/10/05 16:49:46 下架時間:9999/12/31
•據媒體刊載最近坊間有醫療院所使用尚未核准之「人工植牙」所施用之填塞牛骨粉乙事;衛生署表示,目前並未核准該類產品,並再次提醒醫療院所及藥商,倘有未經核准擅自製造或輸入醫療器材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衛生署並已通令全國衛生單位加強查核衛生署呼籲全國牙醫師應自律自重,擔任第一線醫療及產品安全性把關責任。依據藥事法規定,醫療院所使用之醫療器材均應領有衛生署核發之藥物許可證,倘明知為未經核准擅自製造或輸入醫療器材而販賣、供應、運送、寄藏、牙保、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亦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衛生署並指出民眾若使用未經核准產品,而受害求償,提供該違法產品之醫師須負擔民事賠償責任。衛生署同時鼓勵民眾協助監督檢舉非法,並設置檢舉不法藥物專用電子信箱: drug@doh.gov.tw及免付費服務電話:0800-625-748,以供民眾檢舉及諮詢。為確保藥物安全與醫療效能,衛生署已建置藥物安全監測機制,即時監視國內、外藥物安全訊息,除設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及藥物不良品通報中心之外,並對於藥物之安全性與療效亦隨時進行再評估,如醫療人員或病患疑似因使用(服用)藥物導致不良反應之發生,請立即通報衛生署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
From 台灣衛生署新聞

有鑑於此新聞,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合作,讓台灣的醫病生態更加完善